欢迎进入沛县老年大学官方网站!
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 您的位置:首页>>理论研究
对徐州梆子戏唱腔的演唱体会
发布时间: 2022-08-04 作者: 阅读:
  

对徐州梆子戏唱腔的演唱体会

戏曲班教师   贾广菊

徐州位于苏鲁豫皖接壤地区,粗犷豪放的徐州梆子戏声腔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我自幼喜爱戏曲,三十多年来,一直认真学习老前辈和同行们的演唱,认真学习和思考徐州梆子戏著名演员燕凌老师的演唱艺术。唱,是戏曲艺术的基本成分,徐州梆于戏重唱,当地老百姓也特别喜欢听唱,所有著名的梆子戏演员没有不在唱腔上下功夫的。近几年,我经常参加沛县剧团组织的送戏曲进校园、下基层活动,也同时对自己的唱腔进行反思。俗话说,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在这里我略谈一下自己演唱徐州梆子戏的体会,以便求教于老师和同行们。

一、唱腔与人物

一出成功的戏,总是要有能够给观众留下较深印象的人物形象。因此,在整个戏曲艺术的创作过程中,对塑造人物性格不能忽视。作为一个戏曲演员不应该把塑造人物形象仅仅依赖于剧本中的唱词内容,而要在唱腔的音质、音色、旋律、韵味中鲜明地体现人物的性格特正。因此,唱腔既要好听,又要与人物性格联系起来,统一起来,要力求在把握人物性格的基础上考虑唱腔.努力使唱腔与人物性格相协调。

我曾在《穆桂英挂帅》中扮演穆桂英。穆桂英这个人物,为抗敌保国,不计奸臣陷害,面对满门忠烈,她未沉潮于个人的悲凄之中,却有者一一腔报国的豪情。如何用唱腔塑造好这一人物形象,我通过反复琢磨思考,从塑造人物人手,在演唱时更多的使用了胸腔共鸣,发挥中音区的优势,尽量使唱腔浑厚苍劲。如:我五十三岁又管三军(那);穆桂英我本是他的母亲(呀);我不杀安王贼誓不回家门(那),以上三句唱腔的托音衬词(那)和(呀)均为“开口音”,处理好气息的控制,就能较好的表现穆桂英的人物形象,这样,唱腔就与人物性格和谐统一了。

我在《王宝钏》中扮演王宝钏,王宝钏的唱腔就与穆桂英的唱腔有一定的区别。穆桂英的唱腔基调是激越高亢,以表达巾帼英雄的豪迈气概,而王宝钏的唱腔基调则是凄楚哀婉。尤其是《鸿雁传书》一折:王宝钏苦守寒窑十八年,念念不忘薛平贵,悲痛至极,托鸿雁传书,以表达对薛平贵的思念之情。这一大段唱腔我主要通过王宝钏撕破罗裙咬破手指写血书时,滴滴血、声声泪、如泣如诉的唱腔,表达王宝钏思夫、怨夫盼夫的复杂心情,努力使唱腔与人物性格相统一,达到完美的艺术效果。

二、唱腔与情感

要唱情,就要真正懂得剧情,体验情感。我们戏曲演员在舞台,上多是活动在“程式”之中,比较重视外在的表现,而如何才能有深切的内心体验”,理解则相对薄弱。在艺术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唱腔的板式、旋律甚至各种演唱技巧必须与情感相结合,否则,唱腔就平淡无味,缺乏艺术感染力。

我曾在《何巧娘》中扮演巧娘,剧中巧娘与黄忠孝成婚后,受婆母扈待、打骂,受小姑子刁难、凌辱,巧娘行至淤河岸边欲寻短见时的一-段戏,使我深有体会。起初自己认为只要嗓子好,能唱好旋律唱准曲谱就可以了,其实不然。开始的演出效果平平,经过老师的启发和辅导,逐步进人剧情、进人角色。整段唱腔贯穿着巧娘寻短见前对婆母的怨、对小姑子的恨、对丈夫的爱,以及对封建礼教的控诉。当唱到:“人世间千般苦巧娘受尽,我往哪里走我往哪里奔,倒不如借淤河葬我身”时,悲凄的吟唱和充满激情地拖腔,与观众形成了强烈的情感交流。情发于心,以情带声,自然而然,不显娇柔造作,收到较好的艺术效果。

我在《秦雪梅吊孝》中扮演秦雪梅,在演唱“到何时咱二人鸳鸯同穴”时,如何做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声情并茂?我通过认真学习、思考、揣摸,将唱腔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与剧中人物的情感相结合,甚至演员的肢体动作都要与情感相吻合。唱腔开头两句是悲凄的[散板],接下来的[二八板]先是悲痛的回忆:“自幼儿两小无猜早结情果..”.接下来是倾情的诉说:“商郎夫你一死可就苦了我……最后一句悲怆的拖腔伴着撕心裂肺喊叫:“我的商郎夫啊……”结束整段唱腔。秦雪梅内心的悲恸、怨恨、懊悔,只有通过演员富有情感的演唱,才能表达出来。演出实践证明,要使唱腔感人,演员就必须深刻体会剧中人物的情感,“情发于衷",自然便形之与声。

三、唱腔与韵味

韵味是什么?尽管我们不断想到它,谈论它,但它似乎离我们且近且远,难以理解,难以表达,可意会而难言传。它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审美现象,对此我认真思考过,品味过。

韵味与上边提到的情感有密切关系,有韵味必有情感。但韵味又不完全同于一般的情感表现,有了情感还不一定 就有韵味。韵味总与深层次的情感有关,与多种复杂的情感密切相连。听-听那些有韵味的地方戏传统唱段,大多具有这方面的特点,如果对一个唱段不认真理解,不把其中的多种情感元素挖掘出来,就很难唱出韵味。我在《白蛇传》中扮演白素贞,在“断桥”一折演唱“哭啼啼把官人急忙搀起”时,未成曲调要先有情,首先在大脑中孕育出鲜明而生动的艺术形象来。白素贞亦人亦妖,身上蕴藏着复杂的人情、人性。她来在“断桥亭口”时,看断桥,桥未断,却寸断了肝肠,唱腔要把激愤、怨恨、柔情善良、纯真融为一体,才能有韵味。

韵味与演唱者演唱技巧的综合运用有关。-段唱腔,演唱者要努力控制住自己的声腔走向,使之高低多变,张弛相间,级中有急,急中有稳,强弱分明,快慢有致,甚至每一个气口,每一个装饰音都与韵味密切相关,咬词、吐字、发声、发音、口型等都与韵味密切相连。我在历史剧《赤帝子》中扮演吕雉,在吕雉出嫁时的一段唱腔,为了表达吕雉高兴喜悦和对刘邦的爱慕,以及对樊哙萧何、周勃、曹参的仰慕之情,我运用多种演唱技巧,努力掌握大腔刚劲,小腔委婉,刚蓄于柔,柔蕴于刚,既奔放又柔美,收到较好的演出效果。有不少观众和同行都说,这段戏唱得很有韵味,有不少戏迷票友还专门让我教这段唱。

韵味与演唱者的乐感有关。乐感是指对音乐的感觉,有的人认为乐感是天赋,这不无道理,但也离不开刻苦的训练。一段唱腔的韵味,要靠演唱者去认真的思考揣摩和感悟。感悟什么?去感悟徐州梆子戏的声腔艺术特征和个性,去思考为什么戏曲名家的演唱,只要一开口 ,马上就可以把观众吸引过来。他们靠的是什么?我觉得靠的就是那种独特的“味”,即韵味。

还有一点应该说的是,韵味只有让观众接受,自己主观体会到的韵味与观众的音乐审美需求相通时,韵味才算真正形成。因此,演唱时要留意观众的反应,要了解观众的口味,琢磨韵味,寻求韵味,这也包含着寻求演员的艺术追求与观众审美需求的相通相融。


二维码 二维码
沛县老年大学联系方式 1、联系电话:0516-89678185 2、传真:0516-89678185 3、电子邮箱:pxlndx@126.com 4、邮编:221600 5、地址:沛县歌风路沛城荟客厅
Copyright © 2022 沛县老年大学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20325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