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沛县老年大学官方网站!
银龄风采 您的位置:首页>>创建全国敬老文明号>>银龄风采
青山夕照枫愈红——记沛县老年大学书法班学员蔡敬泉、刘玉兰夫妇
发布时间: 2025-02-28 作者:蔡贤任 阅读:
  

2022年3月18日,蔡敬泉、刘玉兰夫妇双双通过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的软笔书法十级的考试,并获得了评级证书。书法十级,是书法艺术的最高级别,而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是文化部下属的一个事业单位,有很高的权威。这足以说明这本证书的分量。捧着这本浸透着他们七年的心血成果,这对年逾古稀的老夫妇不禁喜极而泣!书法艺术的章法。也就是平常所说的“不归体”的字体。现在来到书法班,听老师讲的课,才知道学书法还有这么多的道道。很多术语是没听说过的,更别说实践了。现在一笔一划都要按照老师的要求,规范地书写,就好像新媳妇刚进婆家门,一切都要按婆家规矩办事一样。从前随意写画已成习惯,要改变几十年写字的积习,也是很难的。况且那时他还在康复期,握起笔手还在发抖。为了练习书法,也为了进一步地康复,他咬牙坚持,每当握起笔时,他都提神屏气,控制手腕减少抖动,别人一遍能写成的字,他要写五遍、十遍,直到符合要求,方才收笔。

与丈夫比起来,妻子刘玉兰的书法艺术之路颇有传奇色彩。本来她是陪护丈夫去学习书法的,丈夫上课她就成了旁听生。授课老师所讲的书法艺术,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她,逐渐融入了她的心灵。丈夫每天在家,一站几个小时的咬牙坚持练字,让她这个铺纸调墨的助手也备受熏陶。渐渐的,她也喜欢上了书法艺术。于是也在老年大学书法班报了名。时年65岁。

尽管她有高中的文化基础,可是在书法上她却是个一窍不通的白丁。她从描红学起,像小学生学写字一样,怎么握笔,怎么运笔,在老师不厌其烦的教导下,一笔一划,一丝不苟地学习起来。从此,夫妻俩在书法艺术的天地里,互相切磋,互相帮助,开始了比翼双飞。

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老夫妻经历过的艰难过程和充满酸甜苦辣的心路历程,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七年间,他们练字用墨汁近150斤,用坏毛笔不计其数,所用的宣纸由原来的在市场购买转为到厂家批量网购,每年用在书法上的花销不低于三千元。

从2015年起,他们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把困难踩在脚下,把疾病驱出肌体,迎来一个又一个丰硕的成果。书法作品多次应邀送往省、市、县举办的老年书法艺术展参展:先后被县、市、省书法协会吸收为会员;蔡敬泉连年被评为沛县老年大学优秀学员、优秀班干部。2022年他俩双双考取中国软书法十级职称。

在书法艺术取得可喜进步的同时,蔡敬泉的身体也逐步得到康复。现在身体恢复得一切如初,完全没有脑梗、脑溢血的后遗症。回顾七年来走过的路程,蔡敬泉不无感慨地说:“作为一个老年人,生活不能没有追求,没有目标。书法艺术就是我晚年生活的追求目标。书法艺术可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这几年通过在老年大学里的学习,我的目标在一步步靠近,书法艺术殿堂的大门正在一点点地向我敞开。感谢老年大学的老师同学这些年来给我们老两口的帮助,更感谢我们有幸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叶剑英元帅在晚年的一首诗里写道:“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在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里,沛县老年大学像沛县大地上耸起的一座郁郁葱葱的青山;而蔡敬泉、刘玉兰老夫妻两个,就像这座青山上的两棵挺拔的红枫树,在夕阳的映照下,丹叶流韵,愈来愈红。


二维码 二维码
沛县老年大学联系方式 1、联系电话:0516-89678185 2、传真:0516-89678185 3、电子邮箱:pxlndx@126.com 4、邮编:221600 5、地址:沛县歌风路沛城荟客厅
Copyright © 2022 沛县老年大学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2032571号